今天是:
站内搜索
组织建设   学习园地
建设成效
编辑日期:2023-12-20 16:47:00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1.韦荣名班主任工作室和育人基地的建设





工作室文化建设


聘请工作室德育导师



2.建设模式、育人理念


韦荣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模式


    结合本校实际育人工作和工作室成员、设施设备等方面的基础,经专家指导,工作室成员共同讨论、提炼,形成韦荣名班主任工作室“1373”建设模式,模式分别指:一个特色目标,三大建设方法,七个建设模块和三大建设成果。具体建设模式内容如下:


一、工作室的定位与目标
(一)工作室的定位与目标
    “韦荣名班主任工作室”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建设成为传民族优秀品质,育时代壮美新人的广西民族特色示范性名班主任工作室为目标。工作室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定为建设主线,将广西优秀民族文化融入工作室建设、班主任成长和育人的各个环节,传承广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品质,不断促进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二)工作室团队目标

    工作室团队目标是指工作室班主任团队的目标。通过三年建设期建设,以聚力、同行、共育、筑梦的工作室原则,促进成员交流、学习、研究、实践、成长的共同体形成。将广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建班育人之中,以团队管理、目标管理、学习交流和考核等方面促进专业化成长。促使青年班主任成长为合格班主任,骨干班主任成长为优秀班主任,再经过三年建设期,优秀班主任成长为专家型优秀班主任的专业化班主任团队。


(三)工作室个体目标

    工作室个体目标是指工作室班主任个人的成长目标。根据班主任自身专业、长处和所带学生专业特点,结合工作室模块化管理的相关要求,指导工作室班主任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将工作室建设内容分解至不同班主任个人成长计划之中。


二、工作室建设思路

    基于我校是广西唯一一所区直民族中职学校,校园民族文化浓郁,同时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广西50个中职品牌专业建设学校之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育人场所,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育人的基础。但是,目前学校有70%以上的少数民族学生,学生民族成分多元化,文化底蕴多样化,育人需求相对复杂。存在班主任专业化不强,育人理念凝练不够,民族文化育人需求高,校企共同育人深度不够,育人课程不规范,育人科研相对匮乏,班主任与学生参与各项育人活动的质量有待提升。结合现有基础及存在的问题,本工作室以民族特色育人为切入点,以“1373”建设模式为抓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建设传民族优秀品质,育时代壮美新人的广西民族特色示范性名班主任工作室。


三、工作室发展方式
    立足学校,加强班主任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以班主任工作室平台拓宽工作载体,创新改革班级管理模式,努力建设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班主任队伍,整体提升该校班主任队伍素质以及育人管理水平。
    聚焦学生成长。通过工作室建设工作,整体提升班主任育人素质与管理水平,促使其总结提高形成自己管理模式。
    开展班主任工作课题研究。指导班主任以德育课题研究为重要方式、教育研讨为主要内容,积极探索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策略和育人方法,有目的、有方案地进行研究与实践,在此根底上进行反思和重建,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和行为,提升研究水平,及时总结经验,在一定的周期内,完成有关班主任工作的课题研究,有较高质量的研究报告、专业论文,完善“班主任学”理论。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破解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难点问题。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为指导,开展班团队组织建设、文体娱乐、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促进全校班主任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
加强师德建设。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要在师德方面率先垂范,通过言传身教带动校内班主任提升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增强担任班主任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承担校级班主任的培训和指导工作。通过班主任工作研讨、班会课备课与观摩研讨、教育案例研讨、课题研究及巡回讲座等形式,旨在促进班主任经验交流,互相走近他人的教育活动中,互相学习、观摩、反思,交流,促进校内班主任的专业提升。骨干班主任成长的摇篮,鼓励青年班主任申报上一级的班主任名师称号,体现名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成效与辐射带动效应。
创建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等现代传媒手段。名班主任工作室可以创建自己的网站或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有关班主任工作的最新研究成果、实践经验以及各类资讯信息,扩大工作室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这些平台还可以为校内外的班主任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渠道,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开展跨校合作与交流。名班主任工作室可以与其他学校或地区的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发展。通过互访、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拓宽视野、增进了解、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班主任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培养青年班主任。名班主任工作室可以积极培养青年班主任,为他们提供培训、指导和锻炼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和能力。通过经验分享、案例分析、课堂观摩等方式,传授经验、传授方法和传授理念,帮助青年班主任快速成长为优秀的班主任。

    总结和提炼成果。名班主任工作室在开展各项活动的同时,要及时总结和提炼成果。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撰写论文、案例分析报告等文章,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还可以将成果汇编成册,出版书籍或制作成音像制品,推广和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


四、工作室建设模式内容
    1.1工作室“1373”建设模式
    一个特色目标、三大建设维度、七个建设模块和三大建设成果的“1373”模式中的一个特色目标是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建设传民族优秀品质,育时代壮美新人的广西民族特色示范性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建设目标。三大建设维度是指“文化、团队、平台”的建设方法。七个建设模块是指“建班育人、课程体系、课题研究、品牌活动、阅读研修、能力大赛、师徒结对”班主任成长模块。三大建设成果指的是“理论、实践、其他”三方面的成果。
    1.1.1一个特色目标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建设成为传民族优秀品质,育时代壮美新人的广西民族特色示范性名班主任工作室是工作室的特色建设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是通过工作室建设,将广西优秀民族文化融入工作室建设、班主任成长和育人的各个环节,传承广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品质,不断促进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1.2三大建设维度
    三大建设维度指的是工作室的“文化建设”“团队建设”和“平台建设”的三种方法。
    工作室的“文化建设”是指工作室的内涵、制度和视觉文化。内涵文化包括“传民族优秀品质育时代壮美新人”的工作室理念,“建设成广西民族特色示范性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工作室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传播广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室宗旨和“聚力、同行、共育、筑梦”的工作室原则;制度文化包含工作室的“组织机构、岗位职责、内部制度、外部导向和评价监督”等方面;视觉文化主要分为工作室logo和文化墙的建设。Logo是工作室文化的浓缩,我们将极具民族团结和民族特色的“铜鼓文化符号”分别与代表班主任育人的“双手”、代表知识的书本及代表学生的小草,巧妙设计在“韦荣名班主任工作室”圆形之中,寓意着以工作室为依托的班主任们在广西民族优秀文化的土壤里用自己的双手培育、呵护着广大学子的健康成长。工作室文化墙展现工作室成员的精神风貌和相关制度、职责以及核心理念。
    工作室“团队建设”主要围绕团队管理、目标管理、学习交流和考核等方面。团队管理包括组织管理、模块化管理、考核制度、经费管理等六个方面;任务导向主要是将工作室建设过程中制定的目标任务逐级分解给工作室成员完成;问题导向则是以工作室建设和建班育人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为研究对象,形成解决办法;学习交流包括成员制定个人成长档案、线上线下培训学习、研修活动等方面。
    工作室“平台建设”主要围绕信息化资源库平台、官网、微信公众号、论坛、基地等方面建设,为班主任提供学习、育人的资源,为工作室宣传提供平台。
    1.1.3七个建设模块
    七个建设模块既建班育人、课程体系、课题研究、品牌活动、阅读研修、能力大赛和师徒结对七个方面。
    建班育人主要从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入手,指导班主任以“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建班思想制定符合自身班级实际情况的班级建设方案、班级制度、班级管理,并以“传民族优秀品质,育时代壮美新人”为育人理念,建设班级品牌活动,凝练与人案例。
    课程体系主要从模块化建设为切入口,形成爱国教育、理想信念、法制与道德、职业生涯、心理健康、民族文化等班会课或讲座,并形成与人资源包,通过师生互评健全课程评价机制。
    课题研究主要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民族文化和学生素养入手,指导班主任积极申报相关课题研究。目前,已结题自治区级项目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教育类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中职体育教学“产教赛研信息化五融合”改革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为例》《“产教赛研信息化五融合”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在研自治区级项目有《广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德育融合研究》《基于民族地区中职生学习心理的教学激励机制研究》《中职财经素养教育教师团队建设研究》《财经素养教育教学设计研究与应用课题》《民族中职财经素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研究》《基于“三九五”体系的财经素养教育与民族中职“手工”课程思政教育融合研究 》。
    品牌活动主要以民族音乐舞蹈融入心理拓展活动、诵经典诗文传民族文化活动、弘扬民族体育精神体育比赛活动等融入学校建班育人之中,形成具有广西民族文化特色的名班主任工作室育人品牌活动。
    阅读研修主要以读书为抓手,要求每位班主任成员每学期至少精读一本与班主任相关的书籍,并撰写读书心得。
    能力比赛主要以班主任能力比赛、班会课比赛为抓手,提升班主任建班育人、讲课、说课的综合能力;以我的专业我来说、手抄报、教室文化建设、歌舞、民族体育、团体操等比赛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对广西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
    师徒结对主要以班主任师徒结对活动为抓手,以师傅指导徒弟的活动方案、培养记录、活动总结、德育论文、心得体会、主题班会方案等材料进行考核,促进班主任成长。
    1.1.4三大建设成果

    三大建设成果包括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其他成果。理论成果主要以课题立项、结题、校本教材、公开出版著作、论文来呈现;实践成果主要以方案、案例、总结、过程性材料、获奖和基地建设使用情况;其他成果主要以各项活动的影响力、班主任和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参与率以及工作室经费投入情况等。


五、工作室建设运行模式理论依据

(一)工作室建设运行模式
    名班主任工作室作是基于班主任同伴互助的专业成长韦荣名班主任工作室应采用多样化的实践模式,提高工作室质效。
    一是名师领衔制。主持人是学校依据相关标准进行遴选,具备较高理论与业务水平。主持人负责整个工作室的规划与设计、指导成员制定成长档案、策划与组织活动的开展等任务。而主持人除了工作室的工作,还要担负起其岗位的本职工作,平衡工作、科研、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因而是责任重大、压力倍增。因此,工作室结合建设需要聘请专业导师对工作室建设进行指导,为工作室发展提供坚强后盾。
    是定期例会制工作室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包括每月一次固定例会,每学期开始的布置会和学期末的总结会,目的在于布置建设任务,及时探讨解决班主任工作中的疑点难点,传授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能为班主任尤其是新班主任工作提指引,引导班主任制订班级管理的计划与安排,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主题例会主要用于针对性学习或研讨,每次确定明确的主题,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方法传授、重要政策文件的解读、先进教育观念的学习、工作室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等。工作室通过定期例会制,使成员接受先进理念﹑开阔自己眼界、拓宽学习思路,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模块建设制。通过建班育人、课程体系、课题研究、品牌活动、阅读研修、能力大赛和师徒结等七个模块化建设,为班主任建班育人、班会课、德育课题研究、班级活动和自身发展提供模块化研究,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四是教学诊断制。主题班会课是每个班主任的常规教学活动,它体现了班主任独特的教学技术与教育风格。工作室定期举办班会课竞赛。一方面,工作室指导各系部开展系部主题班会课遴选;一方面,协助学生科举办班主任班会课比赛示范课,组织全校班主任和工作未满三年的老师认真观摩,通过观摩听课的方式提升班主任的教学水平,同时,工作室实行教学互评的机制。评委即时评价,及时、有针对性指导成员发现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扬长避短,不断学习、改进与提升。这种教学诊断是面对面、实战性的,因而能够促进班主任形成先进教学理念,也成为学习提升班主任业务水平的重要渠道。
    五是动态考核制。工作室整体建设和成员成长都实行动态考核制。按照教育厅下发的建设标准,接受上级部门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对于评估考核优秀的工作室,学校将予以表彰,加大经费投入,并对其优秀成果进行宣传推广,对主持人与成员进行奖励肯定。其次,工作室内的成员由主持人进行考核,从专业能力、获奖情况、育人效果等方面进行定期考察,对于未达到要求者将调整离开工作室;同时根据相关规定,审核筛选吸收符合条件的新成员。动态考核制形成一种竞争机制,使名班主任工作室实现工作室的优胜劣汰,也使成员能进能出,不断为工作室注入新鲜血液,有利于工作室的良性运行。
    六是成果辐射制。对于工作室成果的辐射,应以多种形式呈现,如论文、论坛、示范公开课﹑育人资源、媒体发布等。一方面,班主任工作室通过论坛,现场交流的形式向校外,区域甚至全国推广工作室建设成效与经验;一方面,工作室通过网络平台,网站、超星、微信公众号等,定期发布学习内容、工作动态、培训信息等促进互动交流。网络平台成为资源统筹、经验分享、成果共用的辐射源。成果辐射制促使工作室成员加强学习、自主思考,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二)工作室建设模式理论依据
1. 群体动力理论    
    互助协同发展的理念主要基于群体动力理论。该理论由勒温提出,认为群体是一个整体,群体中每一个成员都具有交互依存的动力,即群体凝聚力、群体内耗力和群体压力。这三种要素相互作用、抗衡,彼此消化、转化,推动着群体的演化和发展。教师群体蕴藏着极大的智慧潜能,其专业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学习型组织的力量和智慧。在学习共同体中成长的教师,不仅从自身的反思性实践中得到学习,而且教师彼此之间在尊重各自的自律性和专业性的同时展开合作性学习。因此,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应遵循由外援推动到自主发展,再到全员提升的成长规律,通过创建有利于教师共同发展的生态环境和运行机制,改变教师长期封闭自我的发展状态,发挥教师个体潜力和协同效应,实现整体的发展与提高。
2.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是霍德在1997年首次提出的。霍德认为,专业学习共同体是由拥有共同价值观念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构成的团队。他们通过动态性与持续性的合作机制凝聚成员的意志和行动,同时以学习为导向,不断改进教学实践,寻求共同专业发展。在西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教师有多种角色,首先是学习者,其次是合作者,最后是实施者。
3. 共生理论
    “共生”是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最初是指因生存的需要,两种以上生物之间必然按照某种模式互相依存与相互促进地生活在一起,形成协同生存与进化的关系。“共生”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方式,物种的进化必然受到生态系统内其他物种的影响,并通过自身的进化影响其他物种,促使其他物种发生适应性变化,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成为一个互相作用的整体,形成一种相互依赖与协同进化的“共生”系统。
    以共生理论为基础的学习提倡的是一种“同生共济”的关系。“名师出高徒”,要想使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培养和发现优秀的人才,而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发现,需要通过组建优秀教师团队来实现。打造高品质教师团队,其宗旨在于:和而不同,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特长与优势;求同存异,让教师团队呈现丰富多元的面貌特征。


                                                       广西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2023年2月18日



韦荣名班主任工作育人理念


    工作室自建立以来充分发挥育人作用,丰富德育内容体系,形成一系列的特色育人资源,出版班主任工作手册、班主任读书心得汇编、德育教育读本、德育案例读本、德育论文暨班级管理经验总结汇编5本书籍;汇编班级建设方案工作室19篇、幼儿商旅部22篇、电子信息机械部26篇、艺术部12篇;汇编班级制度工作室18篇、幼儿商旅部21篇、电子信息机械部26篇、艺术部9篇;在工作室成员的带领下开展特色班级活动12项;建成5类专题教育资源库;建设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分为7类并发放问卷调查;搜集3个典型德育案例;以专业文化建设优化班集体的建设,8个班级创建本班班级特色文化,发挥班级班风、学风建设的育人功能,形成专业组的文化特色。在工作室的引领下,各班主任积极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对各类问题学生进行教育,汇编了10个典型学生教育案例;面对意外受伤、安全事故、学生冲突打架等一系列班级突发事件,工作室收集了6个班级灵活处理突发事件案例;在加强家校沟通、促进家校合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汇编了9个班级学生家访案例;重点关注困难学生并对其进行帮扶,9个班级的帮扶工作取得实效,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3.工作室成员参加比赛获奖情况
 


4.编写校本教材

 


5.工作室成员论文发表及撰写




6.课题研究

 


7.品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