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内搜索
安全宣传文件   安全教育  消防演练  安全大检查
组织建设   学习园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道中华
【转】这些美好,不敢自怡悦,唯愿持赠君
编辑日期:2024-06-26 14:07:00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xNDQxMTI0OQ==&mid=2247543485&idx=1&sn=b346b7d75c6931bffbf5ebf9da583f5e&chksm=c09ea5bf678dda81ec4615b968e94ff9dc361b66bc1e77888f535f8f281d1b9522633d5aabee&scene=126&sessionid=1719278645#rd


最极致的景色总是浑然天成,古今如一。


“道中华”边疆行之“曼行国道·219”已走过广西。蒙曼总结此行说,“无限绝美的风景,更感受到无限绝美的人心,这些美好,我不敢自怡悦,唯愿持赠君”。


唐代韩愈描述广西“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可见千载以前,这里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范例。


中国人讲求天人合一,故人文景观多与自然契合,水乳交融。如江南烟雨和亭台楼阁,黄土高坡与地坑窑洞,星峰磊落配古庙空灵,山峦叠嶂衬长城万里。而广西山水间的民居多以竹或木底架上建造高于地面的“干栏式”房屋为主,本意是为了通风、防潮、防虫,不过也让人可以凭栏远眺,更增诗情画意。


蒙曼在行记中写道:“满天风雨里,烟云缭绕中,德天瀑布和它所依托的青山一下子变成了一幅淡墨山水。”平和质朴的人,古色古香的房,更增添了这迷雾青山的美色。


今天人类反思与自然界的关系,越发意识到我们并非自然的统治者,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从征服改造自然到回归融入自然,广西会给世界交出一份“中国案例”。



耕海牧渔,海洋与农耕在这里浪漫交融



“道中华”边疆行之“曼行国道·219”在广西的首站是防城港京族三岛。三岛由巫头岛、万尾岛、山心岛组成,面朝南海,背倚群山。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世居于此。


大约在明朝正德年间,京族的祖先由越南涂山、春花、宣安、花丰、瑞溪等地漂流到京族三岛。他们以海为生,与海相伴,创造了独有的海洋文化。


“因为打鱼过春,跟踪鱼群到巫岛。巫岛海上鱼虾多,落脚定居过生活。京族祖先在海边,独居沙岛水四面”,一首古老的京族叙事歌,颇为简略地概括了京族的发展和变迁。


三岛气候宜人,莺歌燕舞,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常放,颇有海子诗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味。落日的余晖在海滩上反射点点金光,故也被称为万尾金滩。传承数百年的村落就如同岛上气候一般,不惧时光流逝,不随四季流转,仍保持最初的模样。


京族人与海相伴,文化风俗自然也与海相融。他们视大海为神灵,常在船头设“海公”和“海婆”的神位,每次出海都焚香祷告。京族的民间文学、神话传说多是从大海中得到灵感,如寓言故事《海龙王开大会》《海白鳝和长颈鹤》《海龙王救墨鱼》《山揽探海》,神话《镇海大王》《珠子降龙》等。


岛边鱼虾多喜在浅水活动,故而京族人创造了一种高跷捕鱼法——腿上绑上高跷,踩在海里捕鱼。渔民所用渔网都为大眼网,抓大放小,一代代人才能生生不息。每天黄昏渔民都会踩着高跷从海中归来,几百年来往复循环,古今一辙。傍晚时节一切归于平静,落日浸透海水,晚霞染红天空。



代代京族人在此耕海牧渔,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别样景致。一些观点认为中华文化以内陆文明为底色,与海洋文化绝缘。甚至黑格尔在其著作《历史哲学》中认为西方文化是海洋文化,代表开放和创新,而东方文化是内陆文化,相对僵化与停滞。这种观点显然是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质认识不足。


京族的例子说明中国的海洋文化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民族文化共融共生,海洋文化特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


包括京族三岛,整个防城港都是古代中国海洋活动的中心之一。海上丝绸之路自环钦州湾始,包括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城市。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不仅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且促进了中原与南陲地区的紧密联系。位于中国海岸线西南端的防城港,以其深水良港的优势,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第一大港,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公元43年,东汉名将马援平定交趾,上书朝廷请求开通今越南河内连通昆明成都的交通线,以期强化对交趾的管理。后世将这一线路称为“马援古道”,海上丝绸之路亦因其利而走其道,此后两千年伴海而居的人们都受其遗泽。今天京族三岛上还有伏波庙,供奉的正是伏波将军马援。


了解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海洋性,是认识中华文明的重要一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不仅描绘了大海的辽阔与深邃,更是中华文明包容并蓄、博大胸襟的象征。



鬼斧神工与人文历史的奇妙相遇



广西行的第二站来到崇左。以名胜而论,德天瀑布当属崇左第一。这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天然瀑布,分三级跌落,水势激荡,妙境清幽。


人们还可以乘坐一叶扁舟,到瀑布下感受她的气息。即便在盛夏,这里依然冰冽清澈,暑气全消。蒙曼在行记中写道:“这样壮观的瀑布,只在观景台上看当然不过瘾,我们又踏上竹排,溯流而上,去近距离接触瀑布。瀑布飞珠溅玉,天空雾雨蒙蒙。”




电视剧《花千骨》在德天瀑布取景,也让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边上的小瀑布就是越南境内的板约瀑布,由于地处两国交界,那块清朝嘉庆年间的老界碑自然成了游人拍照的宠儿。如果不想办护照出国的话,在观景台上一眼就可以望到他国景致。


至于崇左最著名的人文遗迹是花山岩画,在105公里的左江及其支流明江两岸,共包括38个岩画点,107处、3800多个造型各异的图案。


岩画表达的意涵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是壮族先民,有人觉得是骆越古人,有人猜测是百越民族,有人料想是苗瑶祖先……



在中国悠久的绘画艺术长河中,花山岩画以其独特的观赏方式独树一帜。越南文学家冯克宽曾赋诗赞美这一奇景:“左江稳泛客船轻,晓过华山枕水清。粉壁楼台亦秀丽,黄巢兵马认分明。”诗中描绘了清晨时分,船行经过明江花山河段时,江水平静,岸边的花山岩画在朝阳的映照下徐徐展开的壮丽景象。


在古代,广西地区地处边陲之地,交通闭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加之瘴气弥漫,故农耕不盛。随着秦汉王朝的统一和对岭南地区的开发,中原文化逐渐浸润到这片土地。




岩画上所绘的铜鼓、钟、铃等乐器图案,明显带有中原文化的特征。东汉郑玄曾解释:“文谓鼓也,武谓金也。”这里的“金”即指钟。这表明中原的礼乐文化已逐渐传播到南疆。岩画上的正身人物图像,腰间佩挂一柄长剑或环首刀,显然也是中原规制的体现。《晋书·舆服制》记载:“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其后惟朝带剑。”这显示了被汉王朝封授官职的南陲首领和中原官吏一样,享有佩剑的资格。


秦汉以后,大批中原汉人南下,与当地的越人杂居,促进了汉族与西南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如此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壁画,是少有而罕见的文化遗存,也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缩影。



边境线上的多元交融与英雄传奇


“道中华”边疆行之“曼行国道·219”在广西的第三站来到了百色。百色当地有壮、汉、瑶、苗、彝、仡佬、回等七个世居民族,其中以壮族为最多。


人口以壮族为主的百色,文化也有浓重壮族特色。清代各地方戏曲兴盛繁荣,得益于能歌善舞的天性,壮族也创造了本民族独有的壮剧。


壮剧可分为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和壮师剧三种,其中北路壮剧旧称“土戏”,正起源于百色。时至今日,仅田林县境内就有业余壮剧团百余个。




早期壮剧内容多是本民族的旧闻轶事,后来不断与汉族戏曲融合,移植了《双贵图》《朱买臣》《木兰从军》等汉剧。


到了清晚期,许多剧目故事虽出自汉族,但为壮剧所独有。比如《文龙与肖尼》,见载于《永乐大典》,在汉族剧种中早已失传,只存残曲,却在壮剧中发扬光大。壮剧从无到有,由简及繁,正是其融入中华文化的体现。



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学生心中发芽。在广西段行进途中,蒙曼专程到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中心小学上了一堂课,告诉这些边境线上的孩子们,守家就是守国,保家就是卫国。


在边塞讲边塞诗,似乎更为庄重。百色照阳关因“朝日东升,正照洞中”因此被称为照阳关。


公元1884年,晚清名将刘永福带领农民起义军“黑旗军”在照阳关誓师。黑旗军本是反清武装,后因法国进犯越南,他们抗法援越,被清政府所承认。


近代中国屈辱无数,与列强争斗也几乎每战必败,唯有刘永福与冯子材数次击败法军,甚至法国茹费理内阁为此下台。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西期间,对刘永福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刘永福是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民族英雄。



多元一体的“广西样本”


随着“曼行国道·219”的脚步,我们在广西领略了海岛璇旎,看见了远山含黛,听过了戏曲悠扬。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风光在这里汇集,构成了一幅蔚为大观的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广西考察,指出“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要求广西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


这里见证了“和辑百越”与“改土归流”的历史变迁,经历北人南迁与民族交融,各族人民共同经历了多次起义与抵抗外敌的斗争。这些历史事件,促进了广西地区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中华文化认同的深化。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西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再上台阶,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展望未来,广西将继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谱写新时代的“广西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