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人类发展的中国智慧
文明交流互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理念,这两个理念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构建国际新秩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不同文明国家之间,交流互鉴越频繁、越深入,彼此之间也就越认同、越尊重,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就越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也就越牢。
中国代表在联大全会介绍决议草案时表示,中方鼓励各方根据联大决议规定,举行丰富多彩的国际日庆祝活动,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的传承和创新,积极推动人文交流与合作,实现人类文明共同繁荣进步。文明对话国际日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中的璀璨篇章
文明之间的对话,在历史长河中,一直如同闪耀的星辰,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丝绸之路便是这场伟大对话中最为璀璨的篇章之一。
世界的互动中,很多文化都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佛教的传播就是其中最有意思的例证之一。佛教从古印度来到中国,而又在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体系。当佛教传入东南亚国家后,与当地的文化和宗教传统相融合,产生了新的发展和变化。许多东南亚国家的寺庙建筑风格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展现出独特的东方韵味。
阻隔人类交流的不仅有戈壁和沙漠,还有浩瀚的海洋。
公元前120年,从南方进贡的一头大象更是给了汉武帝灵感。据负责运送贡品的官员说,大象是从海外用珍珠交换回来的。
难道在海上,还有一条通道可以到达西域?
大约在公元前111年—公元前87年期间,汉武帝派遣船队,“自日南障塞(时属西汉,今越南岘港)、徐闻、合浦(今广西合浦县)”出海。船队沿着中南半岛,经今天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等地,远航到黄支国(今印度康契普拉姆),最后抵达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返航。
这次远航尽管没有如愿到达西域,却意外地打开了一条通往海外的贸易通道。此后,中国与世界的海上贸易交流不断加强,并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至明代的郑和下西洋达到顶峰。
青花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欧洲。幽青雅致的色彩与轻薄半透的胎体备受欧洲王室青睐,成为与丝绸并尊的奢华象征。1513年远航来华的葡萄牙人还专程为其国王定制青花瓷。青花瓷大量涌入欧洲,甚至改变了欧洲既有饮食习惯与文化。
四大发明,深度影响全球文明
中华文明在这场宏大的文明对话中,始终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儒家思想中的“和而不同”理念,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不同文明和谐共处。这一理念强调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共通之处,以实现和谐共生。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更是对全球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文明交流,为人类发展进步注入新动力
哈约是“小豆子、大营养”项目的示范户之一。该项目是中国农业大学与莫罗戈罗省政府继“小技术、大丰收”玉米密植增产项目后于2021年启动的玉米套种大豆项目。在非洲多国,中国作物品种和中国农科技术显著提升了当地水稻、谷子、玉米等农作物产量,帮助非洲民众在农业发展中端稳饭碗。
从杂交水稻到玉米大豆,从热带农业技术到旱作农业技术,从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到减贫示范村……10年来,中非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平台上不断深化农业务实合作,硕果累累。中国农作物品种和中国农科技术跨越山海,在万里之外的非洲大陆生根发芽,把沃土变良田。一座座农业合作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厂拔地而起,一项项中非农业贸易便利化措施陆续落地,打通田间到市场的通道,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发展。
“中华文明始终以开放胸怀同世界其他文明开展交流互鉴。”曾在俄罗斯科教部任职的维克托·库普里欣说,俄中两国的人文合作与交流成果丰硕,期待未来两国携手深化这一领域合作,为两国人民相知相亲、互鉴共进架起桥梁。
在互联网时代,文明交流的渠道更加广泛和便捷。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了人们分享文化、观点和经验的重要场所。人们可以通过上传图片、视频和文字等方式,展示自己国家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这种跨越时空的交流方式,让人们能够更加轻松地了解和接触到不同文明的魅力。此外,在线教育平台也为全球范围内的知识共享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人们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历史和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我们每个人在文明对话中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通过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学习外语、分享文化体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差异,我们都能为文明交流互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明的交流互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相连。在全球化的时代,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中。通过文明的对话,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彼此,携手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如气候变化、疾病传播等。我们共同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了人类的共同福祉而努力。只有当不同文明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让地球成为一个更加和谐、繁荣、美好的家园。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容并蓄的开放胸怀”。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共同铭记文明对话国际日的意义,携手推动文明对话不断前行。因为只有通过深入的交流与互鉴,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包容和美好的世界。让文明的花朵在全球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让不同文化的智慧和创造力相互交融,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注入新的动力。